一、項目緣起
2007年11月,隋唐遺址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管委會成立,隋唐遺址旅游開發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作為帶動力強、可操作性強,并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白居易故居遺址項目,成為管委會主抓的重點,在此次招標中,白居易故居遺址開發作為一個重點項目單列出來。
二、策劃原則
本項目不僅是個旅游項目,同時還是個文化創意項目。所以項目策劃須把文化情結貫穿于旅游表現中。
項目策劃必須從縱向上串連起洛陽的歷史,從橫向上把洛陽推廣到世界。所以本策劃必須堅持貫穿歷史和世界兩個軸線,肩負兩個使命——走近歷史,走向世界。
軸線1:洛陽——歷史
使命1:走進歷史
本項目要為地區創造出一種歷史氛圍,使受眾有一個親近歷史的平臺,這種親近歷史并不局限于被動地感知歷史,還包括親身的體驗、感受甚至模擬參與歷史情境。
軸線2:洛陽——世界
使命2:走向世界
充分演繹現代文化景區的營運理念,即以人為本,將洛陽地區的文化資產以最佳方式詮釋出來。除了繼承歷史情感,更重要的是為區域創造一個可與世界對接的新的未來。
三、開發理念
故源、故地、故居、故事
故源
尋根溯源,找到文化的源頭,找到根源,找到依據。白姓起源于河南息縣,世界白姓成功人氏可謂數以萬計,世界白氏宗親會也具相當規模。
如何充分引導好白姓根親資源在白居易故居的開發建設中發揮作用,是需要開發建設者認真對待和思考的問題;
故地
所謂“高人樂丘園,中人慕官職”,”不覓他人愛,唯將自性便”,在白居易所處的盛唐時代,其所居住的區域,乃是風景園林絕佳之地,在當時的社會風尚影響之下,文人官僚的士流園林更側重于以賞心悅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現隱逸者,形成了文人趣味浸潤的“文人化”園林,他們不僅在造園技巧,手法上表現園林與詩畫的溝通,更在造園思想上,融入了文人的隱逸思想。
根據發掘遺跡現像、出土文物、結合文獻記載及白居易詩文,對其中的一些景點能夠加以復原,宅院、園林、池閣、亭臺、水、竹、林、路,將再現詩人故地的歷史原貌,也將在這一個區域內,恢復盛唐時代文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也正是今天繁忙的都市人在疲累之余,追求的生活。
故居
遺址中出土文物十分豐富,既有大量的建筑構件,如長方形磚、方形磚、板瓦、筒專、瓦當和脊獸等,又有大量的生活用具。
出土的唐宋兩瓷器可復原者多達500余件,各類器物數十種。這批瓷器器形多樣,瓷胎細膩瑩潤,制作精美,來自不同的產地和窯口,不少為瓷器中的珍品。文房用具中有石硯、陶硯和瓷硯等,其中一件為唐宋時期著名的虢州澄泥硯。茶道用具中有石茶碾、瓷碾槽、茶碗、茶托等。
結合白居易生平,創意性地恢復故居風貌,再現盛唐的全盛文化,以及盛唐時代文人的生活狀態。
故事
白居易當年履道里故居的樓堂、池臺以及琴亭等皆無處尋蹤,然而,他在履道里的一些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傳為佳話。
本次策劃,將深度挖掘白居易一生的傳奇故事,故事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詩畫的故事
園林的故事
朋友的故事
酒的故事
愛情的故事
這些故事將在整個旅游規劃區域內,以多種方式展現出來。
四、開發模式
五、總體定位
城市新空間——文化體驗高地、娛樂休閑飛地
六、項目策劃舉例
白居易故居主題園——縱橫詩時空博物館
(1)縱:白居易的人生歷程
白居易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生于“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晚年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而園居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園林就是他們所標榜的中隱思想的物化的結果。再現的縱橫詩時空博物館則是一個充分體現盛唐文人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的表達。這個區域的設計將成為當今洛陽生活質量提升、新生活品位的標榜。
(2)橫:洛陽元素
公元830年至833年,白居易擔任了三年的河南尹(河南府最高行政長官),當時的河南府就在洛陽。他在洛陽任職期間,政績十分突出,廣為后世贊頌!尤在洛陽他還寫下800多余詩篇,取名《洛中集》,詳細記載了洛陽當時的風土人情,地理面貌,對洛陽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白居易不僅是一位大詩人也是個園林藝術家,他曾在下邽老家建“南園”;在江州司馬任時,建“廬山草堂”;在忠州任刺史時建“東坡園”,在杭州任刺史時筑西湖“白堤”,而最具代表性者當屬洛陽的“履道里宅第”。他在蘇、杭二州任刺史時,江南山水及優美的園林藝術啟發了他的造園藝術。在杭州離任時,帶回了天竺石,從蘇州離任時,帶回了太湖石,以及西湖白蓮、華亭鶴等江南特產,使履道里宅第融南北景色為一體,獨具風格。可以說履道里宅第是他一生園林建筑藝術之精華。
|
創行合一機構
旅游規劃設計中心: www.yili007.com
休閑農業創意中心: www.cxhyplan.net
咨詢熱線: 400-0802-918
咨詢QQ: 805675203